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“每天刷你的微信朋友圈就像看你在台上讲课一样,跟着你的步伐和方法前进,好开心,你中间一天没发,我都在想赵老师是不是出啥事儿了?”“整天和施工人员打交道生活很枯燥,看到你朋友圈很清新,很喜欢。”“朋友推荐,让我加您微信朋友圈,她说你很搞笑。”这就是我微信朋友圈的日常,被催更、被围观、也在被表扬和赞美中不断膨胀。
因为我从事少儿阅读的研究推广工作,常年在各地讲座加好友,朋友圈在近万名家长的关注下,不知不觉中成了我指导和推动家庭阅读的主阵地。在这个阵地上我常常絮叨些这样的话:“孩子们爱上阅读,就是学一些如何喜欢‘全世界’的本领。如果他们能抽出时间读点不直接与考分相关的书,这就是生命里收获的恩泽,它会让孩子们经得起人生的煎熬与磨练。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各种困难和不确定,内心有准备,也有了力量。孩子们要读各种书,接触不同的人,多角度地锻炼自己。最后都成为心肠软、骨头硬的人。”于是大家在我每天朋友圈的煽动下,把引导孩子阅读当成了重要的生活内容,有很多孩子因此爱上了阅读。家长们跟着我的推荐给孩子买书,还把书柜里的书和小朋友专注看书的照片发给我求表扬;书荒了,就来催书单;指导孩子阅读有困惑了,就来咨询……时间久了,竟对朋友圈的好友生出一种“使命感”,以至于我现在经常会出现一种错觉,觉得自己就像个行船的舵手,带着一船的人往前走,假使我一懈怠,他们也就放下书不读了,哎呀呀!这怎么得了,赶紧发条朋友圈给他们敲敲木鱼:表扬几个爱阅读的孩子,鼓励几位重视孩子阅读的家长私信,再展示几份孩子们的优秀作业……嘿嘿,想偷懒,没门!
除了每天热火朝天地自嗨,我还把朋友圈提供给大家做交流平台。比如某位家长因为工作忙,询问是否要把孩子送到少林寺去,下面的评论瞬间就爆了!我再把大家的评论一张张截图再发出来,又引发了新一轮的探讨,于是就上演了一个接连十几条朋友圈的连续剧,想看明白的得“爬楼”。
朋友圈里有很多熟悉和不熟悉的朋友,一本正经的“砖家”当久了,担心自己都绷不住,感觉快装不下去的时候,就让那个烟火缭绕的半大老太太、爱臭美的小公主、管不住嘴的吃货溜达出来透口气——“今天在川沙看到油墩子,下手慢了,没吃到,再抬眼看看周围的世界,树也不绿了,花也不红了,看见帅哥也懒得搭讪了,天空一片灰蒙蒙……”这条发出,收获无数安慰和抱抱以及在上海可以买到油墩子的各家小店地址。还有属于我们每个人的烟火日常——“一早,我把那口钝刀从楼上拿下来,刚才还在小区门口的磨刀老人已经不知去向。小区门卫说:‘他刚走,已经有好几个老太太拿着刀去追他了,你也快拿着刀去追他吧’”,这条引得大家哈哈大笑,各自脑补画面。
我就是这样欢天喜地地住在朋友圈里,兢兢业业地带着一船喜欢阅读的孩子和家长乘风破浪在书海前行。这里也是我和朋友们亲近相知的地方,感受彼此的理解与温暖,素面相见,心灵相认。每一位打开我朋友圈的朋友,看到我的诚实相对,就如天地万物本来的样子真实可亲地现于眼前。朋友圈冲破了时空的局限,我们在这里“彼此照见”,在喧闹的百态人间,见天地,见众生,见自己。(赵小华)